beat365官网  > 生态建设

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申报书编制大纲

设置字体大小:【 】 【打印】 【页面调色板  发布时间:2016-01-07


 

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申报书编制大纲

林业方面材料

一、社区概况

(一)自然状况

2、(1)试点区林业生态建设状况

        近年来,勤劳朴实的淮阳人民,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,以植树造林,绿化淮阳为己任,继往开来,扎实苦干,掀起了一轮又一轮造林热潮,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。以打造绿树成荫、环境优美、生态良好、充满活力的淮阳为目标,按照 "实施生态保护工程,改善环境质量,提高环境承载能力,维护生态安全。坚持保护优先,持续利用的原则,强化对水资源、土地、林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"的总体要求,科学编制了《淮阳县林业生态县建设规划》,以"五线三区两环一城一网络"为绿化重点,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,严格目标管理,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,落实责任制。实行应栽尽栽与工程推动并举,以"路、堤、河、村庄"造林绿化为突破口,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村旁、河旁、路旁、田旁和撂荒地进行造林,着力倡导大户承包造林,突出成片造林,加大林业投入,推进大地增绿。

        目前,全县现有林木总株数4320万株,全县有林地面积31.9万亩,活立木蓄积量240万立方米,林木年生长量25万立方米,林木覆盖率24.6%,农田林网与农林间作控制率97.7%,沟河路渠绿化率98.4%,村镇绿化覆盖率51.2%,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.6%,城区人均绿地面积9.6平方米。林业年总产值达到7.5亿元,连续三年林业总产值增长20.0%以上,形成了林业用地、林木蓄积、林木复被率和林业产值四增长。

        淮阳林业生态建设的累累硕果,为古老的淮阳构筑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,增添了一幅幅亮丽的风景。(大广、南洛、周商三条高速公路,周项淮中轴线,淮富路、淮曹路,乡镇绿化、沙颍河绿化,速生丰产林,50米宽的环城防护林带,外环湖路绿化,工业、教育、新建园区,淮阳老城四门绿化,独秀、千竹、万柳园,伏羲、弦歌文化广场,淮阳人民公园、森林公园)绿树鲜花、碧水蓝天的生态淮阳,先后获得了"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"、"中国绿色名县""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先进单位"、"河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先进单位","全国林业工作站建设合格县"、"河南省林业生态县"、"河南省国土绿化模范县"等殊荣。

      (2)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情况介绍:

        淮阳龙湖位于黄淮平原腹地,东西宽4.4公里,南北长2.5公里,围堤14公里,面积11平方公里(16483亩),水城面积8000多亩。被誉为内陆奇观,中原名珠。淮阳龙湖是由黄水冲积而成,湖中除生长大面积蒲苇、莲藕之外,湖水中还盛产鱼虾,水产资源相当丰富。2009年淮阳龙湖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,2011年,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示范区。

        龙湖水质保持良好,湖区各种高低等植物200多种,各种高低等动物500余种。湖内水生植物主要有蒲子、苇子、莲藕、浮萍、水浮莲、松杂、线杂、柳叶杂、水结巴草等。湖中的蒲苇荡、莲藕面积广达数千亩,主要分布在东湖区,成了淮阳的一大自然风景。这些植物能降解湖内污染物,净化水质,还为各种鸟类及两栖类动物提供栖息繁衍的良好生态环境。湖中鸟类主要有野鸭、野鸽、鸳鸯、秃鹫、鹌鹑、大雁、鸬鹚、鹭鸯等,而鸳鸯、鸬鹚、秃鹫均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。龙湖内可养殖面积8960亩,其中大水面养殖8000亩。湖内饲养鱼的种类有:武昌鱼、鲤鱼、草鱼、鲢鱼、鳙鱼、鲫鱼、鳊鱼、龟、鳖、蟹、虾等25种,年产鲜鱼200多万公斤。

       (二)社会经济

       2、林业生态发展规划:

      (1)淮阳县"十二五"林业发展规划

       一、新增造林2.2万亩,更新造林2.0万亩,森林抚育和改造11万亩,完成省厅下达的林业生态建设任务。到"十二五"末,全县森林面积达到50万亩,林木覆盖率达到26%以上;林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。

       二、建设新农村绿化美化示范村3个,创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1个。

       三、启动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作。

       四、建立林木良种繁育基地0.1万亩,扶持建设0.1万亩葡萄观光园基地,发展林下经济2.0万亩。

       五、林业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成果推广基地0.5万亩;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%以上,林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%以上。

       六、开展法制宣传;强化资源林政管理,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,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、乱征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;森林资源安全刑事案件打处率达80%以上,林政案件查处率达90%以上。加强执法队伍建设,提高执法水平。

       七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‰以下,灾害测报准确率、无公害防治率、种苗产地检疫率提高到95%以上。力争纳入国家级测报点。

     (2)淮阳县十二五龙湖生态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发展规划

规划思路与目标

        根据龙湖湿地公园独特的环城结构、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,规划时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为宗旨,以发挥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,集湿地保护、科普宣教、休闲娱乐等为一体,充分融合诗经文化特色,打造功能完备、景观和谐的龙湖湿地公园。

规划指导思想

        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,贯彻执行"保护优先、科学修复、适度开发、合理利用"的指导思想,按照《淮阳县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》的要求,通过对湿地公园的建设,采取必要的措施恢复或营建合理的湿地植被,充分挖掘源于湿地的文化资源,注重湿地科学研究和科普宣教,促进区域经济社会、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。

规划依据 

      2.3.1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》(2004年)

      2.3.2《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》(2008年)

      2.3.3《淮阳县城市总体规划(2006-2020)》(2007年)

      2.3.4《河南省淮阳县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》

规划目标

        通过对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,保护龙湖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,恢复和加强龙湖湿地功能,实现龙湖湿地服务于县城区健康发展的目标,以湿地旅游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。

规划期限与阶段目标

        规划建设期5(2011­-2015),在五年内优先开展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回收承包鱼塘,逐步开展生态移民工程,搬迁季庄岛上居民,初步建成龙湖湿地特色观光游和部分休闲娱乐及综合服务设施,开展道路系统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,形成湿地公园管理、运营框架以及景观的雏形

重点建设内容

3.1水体恢复规划

        3.1.1水体贯通

        对湿地公园内所有已承包水面有计划地进行回收,停止养殖活动,拆除围网和围堤,形成开阔连通的湿地水域;对季庄岛居民进行搬迁,结合地形进行疏浚重建;改造贯穿湖区道路上的桥梁,扩大南北水体交换面积。

        3.1.2水质改良 

        龙湖水质属IV-V水质,水体富营养化,水体处于静止状态,流动性差。规划以封堵污染源头,整治区域污染为主。部分污水可从修建好的处理系统内排放;采用生物浮岛技术种植观赏植物,削减水体中富含的氮磷元素,种植芦苇、香蒲等乡土物种,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.

        3.1.3岸线改造

        取缔、收缩环湖岸线种殖养殖活动,设计合理的自然式驳岸,从驳岸到水域间搭配适生的观赏物种,实现岸线固着,提高湿地景观效果。

3.2植被恢复 

        在陆地上孤植、群植、丛植榆、柞树、杨树、花椒等树种,树下根据布景需求搭配苎麻、锦葵、紫云英、绶草、兰草等,结合花期和自身形态、文化寓意等构建花坛等植物小品,乔灌草结合,形成一定的围合,起到视觉引导和空间转换的作用,充分挖掘植物在增加文化内涵、体现情致意趣方面发挥的作用。

在湿地规划区内,根据景观营造需要,由陆地向水域根据湿生、中生、水生、和沉水、挺水、浮水等不同植物的生境需求,排布前高后低或两侧高中间低的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,同时适当孤植高大乔木,起到视线引导作用,做到步移景移,四时不同。

对现有的莲花种群进行干预,避免繁殖力强的个体过于密集,适当增加其花色品种。

3.3鸟类招引 

        鸟类多样性是衡量湿地建设效果的重要标志,在详细调查充分掌握鸟类资源现状的基础上,建立生态环境改良数据库,以指导鸟类栖息地营造建设。同时采取以下措施:限制周边农区农药、化肥的使用;在秋冬季悬挂人工鸟巢;合理密植树木,为鸟儿提供栖息场所;在人为活动频繁区内,适当限制游人活动路线,减少对鸟类生存的干扰。

3.3游憩水道和驳岸设计

        在规划区设计两条较长线路的游憩水道,穿越大面积水域成为湿地公园的主要游览线路;驳岸设计中主要采取自然驳岸的形式为主,缓坡和高差驳岸间插的方式。从驳岸到水域分别种植挺水-浮水-沉水植物,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,形成自然的驳岸景观。

3.4科普宣教规划 

        科普宣教区设计在目前散乱的居民点、村舍、零星耕地和季节性水洼处,规划时将结合生态保护规划,进行必要的水系重建改造,通过建立观鸟掩体、亲水平台等景点,连通蜿蜒曲折的游步道和生境体验栈道,并在水系两侧营造点、线、面的水空间利用形式,在宣教中心建设湿地知识普及馆和生态系统展示馆等,建成后将成为湿地知识普及点、生态观念课堂和文化的溯源之地。

3.5解说系统规划

        室内馆区通过大屏幕、投影、幻灯、多驱动体展示系统,触摸屏、或者图册、展台等现代方法进行湿地文化解说;户外区的解说系统可建立解说牌、地标、感应解说系统等方式。普及趣味盎然的科普宣教内容,引发游客保护和融入自然的强烈愿望。

3.6基础设施规划

        包括道路、给排水、供电、通信、消防和安全设施规划等内容。在道路规划上建立完善的内外部交通体系,使公园内部交通流畅,配套设施完善;给水水源采用市政用水和自取水相结合,排水系统采取雨污分流制,避免污水造成的湖内水体污染;在供电规划上应采用地埋电缆,多使用太阳能能照明灯具,以体现绿色环保宗旨;做好消防通道建设,增加防火治火的综合能力;按照相关旅游设施建设标准,建立水灾和防灾预警系统,做好防洪规划和旅游安全。

 

(三)水利发展状况

 

        龙湖水生态系统建设情况:

        1、恢复湿地生态,相继实施了退塘还湖、连通水系、植被恢复等工作,彻底取缔湖区内的围网养殖,拆除隔离网、收回承包权,实行集中生态养殖、统一管理,保护了湿地资源,恢复了湿地生态。累计退塘还湖80公顷;恢复湿地植被10公顷,引进近百种观赏型荷花品种,营造生态防护林20公顷。

        2、目前正在实施的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,该工程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标桩立界,湿地恢复、湿地监测、湿地保护、科教宣传五项;建设内容为设立界碑、界桩和标牌共34块,设置永久性宣传标牌25块,配备多媒体展板5套,印制宣传画册2000册,湿地植被恢复引进观赏荷花品种15种,栽植3公顷,营造湿地防护林2.1公顷,新建鸟类监测棚2座,购置7.8米水质监测船1条、监测设备、仪器12部,设置无线监控摄像头6处。

 

二、试点区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事与不足

 

        龙湖水生态建设的成就与存在问题

        1、成就:近年来,针对龙湖易出现的水质富营养化问题,县委县政府和湿地公园高度重视,强化措施,全力推进龙湖国家湿地公保护开发工作,通过落实龙湖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制,明确目标、细化责任、强化督查、严格奖惩,建立了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、齐抓共管、有效落实的工作机制,恢复了龙湖靓丽的原生态风貌。

        2、存在问题:

        由于长期以来,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,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,以及法规制度、政策措施、资金注入、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短缺,龙湖湿地面积在逐渐减少,湿地景观呈现破碎化,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,生物多样性减少,龙湖部分水域水质污染严重。其主要原因为城市废水、工业废水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对龙湖水质产生不利影响,加上龙湖水是封闭水体,其自净能力有限。近年来,在城市周边和鱼塘旁边的水质已严重污染,水体富营养化严重,在春夏季节,甚至出现大量藻类将湖面完全覆盖的情况。

 

三、建设目标

 

    (二)阶段目标

        龙湖湿地公园建设目标:

        规划建设期5(2011­-2015),在五年内优先开展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回收承包鱼塘,逐步开展生态移民工程,搬迁季庄岛上居民,初步建成龙湖湿地特色观光游和部分休闲娱乐及综合服务设施,开展道路系统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,形成湿地公园管理、运营框架以及景观的雏形。

        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占地面积为518.7公顷,项目总投资为21224.85万元。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,主要分为湿地产品体验区、休闲娱乐区、管理服务区、湿地文化区、环湖观光带、生态保育区、科普宣教区。

        通过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,保护龙湖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,恢复和加强龙湖湿地功能,实现龙湖湿地服务于淮阳城区健康发展的目标,辅以科研监测、科普宣教、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开展,将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为:淮阳城市之肾、亲近自然之所、湿地科普之窗、历史文化之廊。

 

四、主要任务

 

      5、严格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

         龙湖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

        近年来,针对龙湖易出现的水质富营养化问题,在县委县政府和湿地公园管理站高度重视,强化措施,全力推进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开发工作,通过落实龙湖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制,明确目标、细化责任、强化督查、严格奖惩,建立了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、齐抓共管、有效落实的工作机制,恢复了龙湖靓丽的原生态风貌。

      (1)恢复湿地生态,相继实施了退塘还湖、连通水系、植被恢复等工作,彻底取缔湖区内的围网养殖,拆除隔离网、收回承包权,实行集中生态养殖、统一管理,保护了湿地资源,恢复了湿地生态。累计退塘还湖80公顷;恢复湿地植被10公顷,引进近百种观赏型荷花品种,营造生态防护林20公顷。

      (2)目前正在实施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,该工程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标桩立界,湿地恢复、湿地监测、湿地保护、科教宣传五项;建设内容为设立界碑、界桩和标牌共34块,设置永久性宣传标牌15块,建立多媒体显示屏一个,印制宣传画册2000册,湿地植被恢复引进观赏荷花品种15种,栽植3公顷,营造湿地防护林2.1公顷,新建鸟类监测棚2座,监测设备、仪器12部,设置无线监控摄像头6处。

       6、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

         对龙湖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建议

     (1)齐抓共管,建立高效工作机制。明确龙湖湿地公园管理站专职从事龙湖保护、管理及开发工作,同时加强联合执法,从县环保、水利、住建、电业、工商、公安、城关镇政府各抽掉2名工作人员成立联合执法机构,各部门在各负其职的基础上,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,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。

     (2)防控并举,提升水体自净能力。一是彻底取缔湖区内的围网养殖,拆除隔离网,收回承包权,实行集中生态养殖、统一管理,修建各湖区航道,促进水体的相互流动,缓冲生活污染区负荷。二是适时放养鲢鱼、草鱼等多种鱼类,消化水中营养物质,逐步恢复生态链,适时种植蒲、苇等水生植被,增强水体自净能力,维持龙湖生态平衡。三是把每年的2月到9月份设定为休渔期,严禁乱捕滥猎、毒鱼电鱼等粘网、细网眼等灭绝性方式进行捕捞。四是规范管理,科学规划,严格控制龙湖中机动船和渔船的数量,维持现有船只不再增加,取缔湖上餐饮船只,实行游船标准化管理,防止船舶生活垃圾污染。

     (3)堵疏并举,强化周边污染治理。一是完善污水管网,严禁居民生活污水排入龙湖。二是提高泵站运行率,建立排污泵站运行保障机制和应急预案,确保老城区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城市管网。三是及时清运湖区内的生活垃圾,加强对沿湖垃圾箱、果皮箱的管理和固体废物的收集工作,杜绝固体废物弃入湖体。四是及时组织打捞湖面垃圾,清理湖中腐烂的浮水植物、藻类等,减少水中腐败营养物质,增加湖水与空气接触面积,提高水体氧量,缓解水体富营养化趋势。五是启动龙湖湿地保护规划编制,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法规和监管制度。六是建立环湖湿地保护带,沿岸种植水生植被带、湖岸滩地植被等,实现长效生态管理和调控。

     (4)强化监测,建立科学预警体系。一是加大龙湖水质监测力度,增加监测频次和点位,跟踪监测龙湖水环境,进行连续取样监测,建立日测日报制度,及时掌握龙湖水质变化情况,为龙湖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。二是全面开展对龙湖的应急监测预警预测工作,按照龙湖水质污染程度,分为黄色预警、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三级,对纳入县政府考核的望雨台、画卦台2个断面预警限值设定,由环保部门负责对龙湖监测监控,发现水质超过预警线时发布预警快报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。

 

 

 

信息来源:beat365官网管理员 | 责任编辑:beat365官网管理员